中咨視界
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 保安全、惠民生、促發展——三峽工程綜合效益持續拓展
| |||||
|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不僅是一幅壯麗的山河畫卷,也是開發、治理和保護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綜合效益。 為確保三峽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和持續發揮綜合效益,2011年6月,《三峽后續工作規劃》開始實施,規劃投資1238億元。2014年12月,《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優化完善意見》實施,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2022年10月,水利部牽頭印發了《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 受水利部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咨公司”),對2011—2023年《三峽后續工作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了階段性總結,形成了《關于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 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實施情況評估工作啟動部署會 評估報告顯示,三峽后續規劃實施進展總體情況較好。115個評價指標中,完成率達到或超過100%的占97.4%。 評估報告指出,三峽后續規劃實施以來,庫區經濟、民生、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步,庫區高質量發展獲得新動能,移民和庫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庫區及中下游地質災害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區域生態功能不斷提升。這充分顯示黨中央關于三峽后續工作規劃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01 總體任務目標完成率達到97.4%,三峽后續工作成效顯著 對一項世紀工程進行評估,并非易事。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對其后續工作進行評估更是十分重要。 原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和水利部分別在2018—2020年期間,委托中咨公司、中國工程院、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開展了規劃實施情況的評估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和新形勢新要求,對規劃內容進行了適時優化調整。2023年5月,水利部委托中咨公司開展《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實施情況評估。 評估團隊現場調研 “我們成立了專業評估團隊,深入學習規劃、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及相關文件,全面分析了各年度項目實施及投資完成情況,確定了涵蓋所有規劃內容的指標。”中咨公司農村經濟與地區業務部主任王才君說。 王才君向《民生周刊》記者介紹,這次評估總共設計了115個評價指標,是一個更綜合的指標體系。同時,這次評估制定了面向各區縣、各單位的基礎信息收集方案及自評報告提綱,收集了三峽后續規劃覆蓋地區政府部門統計出來的相關數據。 評估報告顯示,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實施以來,庫區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取得顯著成效。 三峽后續工作成效顯著,主要包括五方面。一是移民安穩致富成效顯著,庫區發展取得全新突破,社會發展水平穩中向好。 庫區的地區生產總值(GDP)從2010年的3528.6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0816.35億元,年均增長率達到15.9%,高于同期湖北省、重慶市的經濟增長速度;人均GDP由2010年的1.7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9.32萬元,年均增長15.2%。 “通過三峽后續工作,三峽庫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等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顯著提升。外遷移民也逐步適應當地生活,融入遷入地環境。”王才君說。 二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系統功能穩步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大幅躍升,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監測數據顯示,庫區干流水質總體保持在Ⅱ類、Ⅲ類水標準,干流12個國控斷面水質在2017年以來穩定達到Ⅱ類水標準。 三是地質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防災減災水平明顯提升。王才君表示,三峽地區原本就是山高坡陡的地方,地質結構比較復雜,地形地貌多樣,山體滑坡、崩塌、危巖體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頻發。近年來,在加強監測基礎上,采取了地質災害治理與避險搬遷相結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災害影響。 截至2023年底,三峽庫區已開展工程治理滑坡、崩塌和危巖體460處,為14.82萬人解除了地質災害威脅。此外,三峽庫區已經完成7435處高切坡的工程治理工作。 建成后的石柱縣西沱鎮岸線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四是中下游地區影響趨穩定,重要湖泊治理成效顯著。“三峽工程投入運行后,對下游河道及兩岸都會有一個從再造到穩定的過程,現在三峽工程對中下游地區的影響總體上趨于穩定,并且在通過不斷優化調度方式,拓展綜合效益。總體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運行環境的變化,三峽工程對中下游地區的影響,仍需跟蹤觀測和持續研究。”王才君說。 2022年,長江流域發生嚴重氣象干旱和水文干旱,三峽及長江上游水庫群進行兩次聯合調度,為長江中下游抗旱補水,有效改善了洞庭湖區、上海市等地區的取用水條件。 五是綜合管理能力明顯提高,綜合效益持續拓展。近年來,三峽綜合監測系統不斷完善,工程安全運行管理持續強化,對一些重大問題研究取得進展,保障三峽工程持續發揮巨大綜合效益。 三峽后續工作中持續開展了三峽入庫水沙變化趨勢、重點河段航道治理、魚類物種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對科學開展庫區水生生境保護與修復、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消落區綜合治理等工作起到了指導作用。 湖北興山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在為庫區移民發放國家補貼農機具 02 新形勢下三峽后續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實施以來,在庫區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治理、地質災害防治、長江中下游影響、綜合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復雜的外部環境給三峽工程安全運行和后續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評估發現,三峽庫區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缺乏優勢主導產業、造血能力存在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 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任務依然較重,水污染防治仍面臨較大挑戰,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棲息地修復、支流水環境保護、水土流失防治任重道遠。長江中下游相關影響處理面臨新變化,部分河道水位下降幅度和進度超出預期,水環境改善面臨新問題。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隱患及次生災害依然存在,保障機制有待健全。 此外,三峽工程綜合管理能力建設及綜合效益拓展研究有待增強,安全運行智慧建設水平仍需提升。 “這些挑戰有些是規劃中預計到的,有些是在三峽工程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需要在后續工作中不斷加強研究,深化認識,積極應對。”王才君表示。 他認為,今后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提高三峽后續工作的精準性和可操作性,為全面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奠定基礎。 重慶云陽縣縣城新貌 03 需探索建立長效機制,促進三峽工程高水平運行安全和扶持庫區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三峽工程時強調,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峽工程是國之重器。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為現實,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越性的典范,是中國人民富于智慧和創造性的典范,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范。 三峽庫區是百萬移民安置地,同時也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重要支點。 評估報告建議,依托三峽后續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探索建立長效機制,促進三峽工程高水平運行安全和扶持庫區高質量發展。 開展三峽庫區消落區智慧化管理模式創新研究,加強消落區項目管理與維護,建立管護長效機制,建立“監測—巡測—評價”三峽庫區消落區科學系統管理體系。科學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有效提升庫區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暢通河流生態廊道。 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構建滑坡、崩塌、危巖體等地質安全隱患調查防治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庫區應對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的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的不利影響,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水庫運行安全。 “三峽庫區是重點生態功能區,必須走生態綠色的發展之路。”王才君強調。要探索三峽庫區綠色低碳特色產業發展及中下游地區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模式,通過長效機制的建立保證三峽工程持續發揮最大的綜合效益。 三峽地區要充分利用庫區生態、文化優勢資源,推動構建符合實際、特色鮮明、技術先進、綠色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扶持對群眾就業增收帶動性強、持續性好、具有競爭優勢的綠色低碳產業。 注:原文刊載于2024年第23期《民生周刊》雜志,全媒體記者羅燕。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相關鏈接
- 郝大力 陳素蕓 白國慶 等 | ...2024-11-17
- 石緞花 田玉 劉怡可 | 基于生...2024-11-12
- 楊曦 等 | TOR模式驅動的首...2024-10-28
- 李欣玨 曹玫 | 五年規劃(計劃...2024-10-23
- 王程 夏榮立 石誠 | 我國農村...2024-10-18